腾讯、阿里、华为钟爱的“岗位外包”用工模式简析
华为:在全球有近20万员工,许多员工采用外包形式;
顺丰:“灵活用工”**的大户,各行业有工作需求人员可以申请加入;
美团:有近300万骑手大军中,正式员工的比例仅为几万人;
滴滴:是** “灵活用工” 的标准典型,成为有车一族多模式创收的重要渠道;
盒马:通过“共享员工”形式租用西贝等餐饮行业员工,实现人力资源灵活流动;
苏宁:推出“人才共享计划”,实现包装、配送等岗位员工再就业……
然而,上面的巨头名单只是冰山一角,我国灵活用工行业的大企业名单正迅速增长——京东、饿了么、沃尔玛、星巴克、亚马逊、肯德基、麦当劳等等,都在逐步广泛使用“灵活用工”,使得“岗位外包”模式遍地开花,市场渗透率大大提升。
其实,很多大企业都有在使用这种模式。就拿这几年**门的共享单车来说,运营公司很难独立招聘、管理**数以万计的车辆运营人员,所以他们通常都是以外包的形式来满足人员上的需求。人力资源公司承接项目后,会在短时间内快速、精准地招聘到大量员工上岗,而这些员工通常都不会与单车运营公司签订劳动合同。当这一项目结束时,这部分员工会被人力资源公司召回,再派往另一个急需人手的项目。
像我们熟知的华为就有近20万员工,其中不少为外包人员。互联网领域流传着一句话,“十个岗位八个外包”。
互联网行业的岗位外包行为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,在很多职场社交及招聘平台上,我们也可以看到,腾讯的视觉设计、行政、开发等众多岗位都选择了外包的形式。此外,阿里、小米、华为等企业也有许多外包岗位,招聘启事在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外,明确标出"外包岗位"。
除互联网企业外,政府部门、银行、新零售、物流等多个行业也都已进入外包时代,比如政府部门会把官方微信外包给专业的媒体公司代运营。毫不夸张地说:如今,岗位外包已经是许多企事业单位的不二选择。
通常来讲,企业会把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外包给相关的机构,由其自行安排人员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职能工作。应此需求,市场上也就出现了一些专门为企业做岗位外包工作的企业,比如专门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人力资源服务的善世服务外包。
那么,岗位外包究竟有什么好处,为什么腾讯、阿里、小米、华为都"爱不释手"?岗位外包能解决企业的哪些难题?
其实,岗位外包是应企业需求而生的一种新型用工模式。
一、企业什么时候需要做岗位外包?
1、面临上市合规压力,需要将企业**用工风险转移时;
2、不满足劳务派遣临时性、辅助性、替代性岗位要求时;
3、外派员工数量超过用工总量10%时;
4、短期用工或季节性用工时;
5、将企业不擅长的或耗时费事的岗位外包;
二、岗位外包能够解决企业哪些问题?
1、满足企事业单位非核心岗位的弹性用工需求;
2、解决用工编制、分担用工风险、节省用工成本;
3、缩短招聘周期、节省招聘费用、缩短培养周期;
4、《劳务派遣暂行管理规定》的颁布实施对劳务派遣用工模式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。
三、岗位外包对企业来说的诸多好处有哪些?
首先,企业管理更便捷。企业把业务或职能工作外包,就无需为管理外包岗位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。外包出去的岗位由外包机构的相关项目对接团队负责,这可以为用人单位节约管理成本,让企业真正做到"只管事,不管人"。
其次,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。企业可以根据公司的发展、岗位效益、市场工资价格灵活地调整岗位外包工的工资标准,同时可依据业务需要随时增减员。这样一来,企业就可以节省招聘广告费、退休资遣费、用错人成本等,与正式员工相比,外包岗位支出大大降低。
再次,灵活的用人机制,可分散用人风险。在市场经济下,许多企业的业务变化很快,随时存在增减业务的可能,使企业常常面临员工不够用或者裁员问题。若企业采用岗位外包的用人形式,将会有效解决这一问题。因为岗位外包机制**灵活,可随时增减员工,大大降低和分解企业用人风险。
**,有效规避劳动纠纷。企业一旦遇见劳动纠纷问题,轻则罚款,重则关门大吉。而外包工是和外包公司签的劳动合同,与用人单位是不存在劳动关系的,用工单位可以有效规避与外包工的人事纠纷。
总而言之,岗位外包就是企业的一颗"定心丸",解决企业用工方面的难题,利于企业长远发展。企业在挑选合适的服务商的时候,需要知道,岗位外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外派人员的素质。高素质员工一方面源于人力资源机构的招聘能力,自有的岗位人才库越大、搜索能力越强、到岗时间 越短,越能先他人一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;另一方,高素质员工也来自人力资源机构的培训及管理。人力资源机构需要针对外包的岗位制订标准的服务流程和质量标,对外包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,同时加强对现场工作的指导和管控,定期对外包人员的绩效进行考核 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